第85章 大汉脊梁

三国之神武大帝 梦小城 3160 字 2025-07-09 13:32

刘辩的声音在德阳殿内回荡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——

"荀彧、徐庶、曹操何在?"

三人同时出列,单膝跪地:"臣在!"

年轻的皇帝目光如炬,一字一顿道:"后方,就交给你们了!"

"臣,遵旨!"

荀彧抬头,看着刘辩一身戎装,腰佩天子剑,身后赤红披风猎猎作响,心中震撼难言——这位少年天子,竟真要御驾亲征!

洛阳城外,旌旗猎猎,十万禁军列阵肃立。

刘辩身披金甲,腰悬赤霄剑,立于高台之上,声如雷霆:

"朕今日亲征,就是要告诉天下人——汉家江山,不容外族践踏!"

台下将士山呼万岁,声震九霄。

待刘辩率军离京后,徐庶站在城楼上,望着远去的旌旗,喃喃道:"陛下这是在践行登基时的誓言——'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'!"

荀彧深吸一口气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:"我们一首以为陛下只是借新政削弱世家,可今日才明白……他是真的敢为天下先!"

曹操冷笑一声,手按剑柄:"既然陛下都不怕死,那我曹操也不怕背这骂名!"

他猛地转身,"传令!兖州、豫州所有驻军进入战备,谁敢趁乱生事——杀无赦!"

荀彧展开地图,手指点在荆州和扬州的位置:"孟德,别忘了,刘琦和袁术可都不是省油的灯。"

曹操眼中寒光一闪:"刘琦若敢动,我就让夏侯渊从宛城南下,三日之内兵临襄阳!"

徐庶沉吟道:"袁术更麻烦,他若趁机称帝……"

曹操嗤笑:"称帝?好啊!正好让天下人看看,什么叫'乱臣贼子,人人得而诛之'!"

当夜,曹操召集心腹,冷声道:"传我的话给荆州和扬州——"

"陛下在前线拼命,谁要是敢在背后捅刀子……"他猛地拔剑,斩断案角,"我曹操不介意先砍几个世家祭旗!"

消息传出,荆州世家集体噤声,连一向嚣张的袁术都缩回了称帝的念头。

与此同时,荀彧也在行动。

他亲自修书给荆州蒯越、扬州沮授:

"外族入侵,汉室危亡。此时若有人行不臣之事,天下共诛之!"

徐庶看了笑道:"文若这是阳谋啊。"

荀彧轻叹:"但愿他们能明白,此刻内斗,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。"

三日后,当刘辩的先锋军己抵达凉州时,洛阳城内——

荀彧在批阅军报,徐庶在调配粮草,曹操则在沙盘前推演战局。

"报!荆州刘琦遣使送来粮草十万石!"

"报!扬州袁绍……呃,称病不出,但也送了五万石粮!"

曹操哈哈大笑:"看吧,刀子比道理管用!"

荀彧摇头苦笑,却也不得不承认——有时候,血性比权谋更能震慑人心!

此时,绣衣御史统领白清儿一袭玄色劲装踏入尚书台,腰间银铃随着急促的步伐叮当作响。她将密报重重拍在檀木案几上,惊得曹操手中的茶盏溅出几滴。

"刘琦调兵三万至江夏,说是'防患于未然'。"白清儿嘴角噙着冷笑,"好个防患未然,三万大军防的是山贼还是老虎?"

徐庶抓起密报扫视,突然嗤笑出声:"防谁?莫不是防陛下得胜归来时顺道收拾他?"他指尖在"江夏"二字上重重一叩,"三万人马,够给陛下当仪仗队么?"

荀彧却不紧不慢地拾起飘落的竹简:"元首且慢。若刘琦真有不臣之心..."他忽然将竹简投入炭盆,火光映照着睿智的面容,"就该像这样首扑洛阳,而不是在江夏晒太阳。"

曹操突然拍案大笑,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。他一把扯开官服领口,露出当年刺杀董卓时留下的箭疤:"好!刘景升这个儿子倒是比他老子有种!"

徐庶皱眉:"孟德还笑得出来?"

"为何不笑?"曹操抓起酒壶仰头痛饮,酒液顺着胡须滴在密报上,"这三万大军就是最好的赌注——赌陛下必胜!"他突然将酒壶砸向墙壁,瓷片西溅:"等陛下提着胡虏首级回来,我倒要看看这群缩头乌龟还敢不敢伸脖子!"

白清儿忽然拔出匕首,"铮"地钉在案几中央:"需要绣衣御史去江夏'问候'刘公子吗?"

荀彧却按住她的手腕:"不必。刘琦既然用'防患'为名..."他忽然露出狐狸般的微笑,"不如让子柔先生去江夏探亲?"

曹操眼前一亮:"妙!蒯越那个老狐狸最懂权衡利弊。"